縮表之後又如何?

07bbae9e272cc0cbce4bc4edf8fe03301-1-1-1

原文刊登于經濟日報智富雜志專欄「贏在轉勢」 縮表之後又如何? 下周美國聯儲局將會再一次議息。在早前會議紀錄顯示,聯儲局或可能在九月宣布啓動縮减資産負債表計畫的有一定的共識。雖然近期的風灾或經濟數字令人失望未知會否令縮表事在必行,但縮表的計劃落實或只是時間的問題。資金流已經開始改變,但縮表又會對香港有什麽影響呢? 香港自量化寬鬆後大量熱錢流入香港,而到底有幾多錢流入香港? 以香港銀行體系結餘自2009年後,結餘由不到1000億上漲至2015年的最高位約4000億。而參照香港2004年6月的銀行結餘只有約355億。但2015年自美國宣告加息後,此結餘開始减少至約2200億(2017年9月14日)。同時多年沈寂的同業拆息亦隨之抽升。 筆者曾提出今次升浪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爲美匯持續弱勢,人民幣上升,又港幣下跌。令港元資産貶值引入手持人民幣投資者。在迎日人民幣在執筆時出現下跌,在美元人民幣周綫圖中出現身懷六甲的走勢,或暗示見頂。美匯指數亦開始在91找到支持,或可能反彈至94/95水平。一直大量美元及港元套息交易,但亦同時告港匯亦突然抽升。多個自2017年初持續了9個月走勢的貨幣開始轉勢,或暗示聰明錢正在部署?而跟美匯指數有反向的關係的恒生指數,會否因美匯的反彈而振蕩呢? 同時量化寬鬆做成了一個比一個大的泡沫,其中是樓市及債市最嚴重。奧地利近日宣布發行期間長達 100 年的政府公債,發行規模爲 110 億美元,中標利率則爲 2.1%,奧地利百年公債殖利率竟比美債十年期殖利率 2.16% 還低;阿根廷發百年美元公債,唯國家債信評等仍屬「垃圾級(B級)」,但己經搶購一空。近年收息一族爲了追求更高的回報,已經轉投債市的懷抱,更因利率底而杠杆放大回報。國家債券因利率因需求太大令到利率已經不吸引,投資者已經轉投高息公司債券。但如果縮表持續或突破有一個金融危機,美債利率推高,此等高息債券或債價會更波動;或縮表令到資金流入,拉高折息令杠杆成本大增,失去了預算。所以讀者記得筆者今次多次重提的: 减低杠杆,見好就收。在2018年或要避開樓市及債市,之後是股市。 樓市很多人的指供款占收入比率目前比過去都健康得多,唯這數字可能未反映銀行之外的機構貸款數字。亦忽略一點,過去多次樓市危機引爆點是經濟受外圍影響突然轉壞,而形成失業潮。如果供款人失業,供款占收入比率即時已經兩個世界。而時間點正是2018年。 股市方面,恒生指數已經橫行了超過一個月,而近日二三綫股開始輪流炒,或是升浪未段的先兆。時間方面筆者曾提出幾個時間,包括19-21/9,4/10,及重陽。如果到19-21/9大市仍然在高位,或要小心。以跌穿27300/26800點作爲確認。 ]]>

Recommend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