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與應運而生的反思

unnamed-file-1
近年大熱的本益成長比(PEG)等,相信很多分析師及從事投資行業也對非常熟悉。但為何市場上的每次的牛市及熊市都沒有提前預警?

價值投資與應運而生的反思 刊於香港IMONEY贏在轉勢201811月10日 åƒ¹å€¼æŠ•è³‡çš„圖片搜尋結果
近日不停地去思考一個問題: 在坊間主流認爲價值投資及基本分析才是投資的王道,但在「到底什麽是價值?」「誰在彌定價值」或「價值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如傳統商學院教授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股息貼現模型(dividend growth model),或近年大熱的本益成長比(PEG)等,相信很多分析師及從事投資行業也對非常熟悉。但為何市場上的每次的牛市及熊市都沒有提前預警? 大部份價值投資的追隨者認爲每只股票及商品都有一個確定的內在標準「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可以經由仔細的分析目前和未來的展望而求算出。當市價跌破或漲過「真實價值」時,買進或賣出的時機就到了,因爲理論而言,這種價格波動終究會被矯正。
 
歷史上「鬱金香泡沫」Tulip mania,「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及「佛羅里達地産狂熱」等經濟泡沫,或近期香港九七樓市泡沫或2008年美國樓市爆破,每次歷史上每一次經濟泡沫或者股災,為何市場上的很少分析者或投資者能夠發出預警? 相反每一次大家都有一個將泡沫合理化的原因,如本益成長比(PEG)去合理過去騰訊的貴,2007年牛市的「北水南調」/「藏富於民」等等。 在市場情况或群衆的氣氛之下,市場參加者跟本將原有堅信的價值磐石拋諸腦後,轉而熱衷於不確定却又激動人心的假設。或者股價的價格某程度不是由其內在價值决定的,而是由投資者樂觀或悲觀的情緒做主遵,促使股市形成上漲或下跌的趨勢。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空中樓閣理論曾指出「投資人不該把精力浪費在估算股票的真實價值,而該用於分析投資大衆未來的動向,以及在樂觀時期,他們會如何把希望建築爲空中樓閣。」
 
事實上專業投資者,如沃倫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通常有可能更大的獲得信息。例如彼得林奇經常能輕易接觸到的首席執行官和公司的高層人員,因爲他們都希望基金的進入這他們的公司,亦能輕易搜集獨到的對公司前景的見解。掌握了一手最新的信息。而散戶投資者沒有足够知識分析對某些行業的獨特性及行規,如每間油公司石油開采及運輸成本。當散戶投資者手上的消息可能以是舊聞。另一問題就是時間的問題,如《大賣空》主角麥可·貝瑞,即使他在2005獨具慧眼去發現美國次按的問題,但「太早睇淡或太早睇好都係死罪」,最終2007年尾美國次案才爆煲,但如果換轉是散戶早就破產。 近年網上變成散戶的發洩的平台,因為很多分析者背後總會有不少受散戶指責的文章或討論。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對金庸的評論:「他是應運而生的香港小說家。」,《紅樓夢》中有一句寫到:「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這或者某程度點出「為何市場上的每次的牛市及熊市都沒有提前預警」問題所在。這個說法或者關聯於定業的學說,如印尼海嘯掩至前約半個小時解除了警報令到今次的災難發生。如果下令解除印尼海嘯掩警報的人是應運而生,或者不少分析或者評論都是應運而生,但反思是如果大部份散戶都是輸的,那麼大部份散戶追捧的方法或者分析就可能應劫而生,但上帝要你滅亡先讓你瘋狂,這或者又可以解釋為何每次牛市都出現一些少年股神,但紅極一時後不久又再消失。]]>

Recommend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