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股災大跌,經過這幾個月市場的風風雨雨,我們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成功在這波股災中抓住了機會,賺到了一些利潤!雖然不算發大財,但至少幫補一下生活,夠我女兒交一兩年的學費啦。今天這篇文章,我要和大家分享這次港股、美股大跌的關鍵原因,以及背後的市場邏輯和我們的應對策略。
一、市場大跌的背景:裂口與技術分析
就在清明假期剛結束後,港股和美股迎來了一波劇烈下跌。港股單日暴跌超過2700點,出現了1800多點的巨大裂口!技術分析告訴我們,裂口通常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如果連續出現三個裂口,市場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麻煩。
我們早在二月份的網聚中就提醒過大家,港股在24900點(±500點)可能會見頂,並預測第二季會有大波動。當時我們還提到,20200點是港股的牛熊分界線,跌破這個位置就要格外小心。而美股方面,我們在三週前的YouTube分析中也明確指出,美股即將迎來一波大調整,甚至可能形成ABCD形態的大回調。果不其然,這一切都在近期應驗了。
此外,節氣在我們的分析中也是一個重要參考點。這次股災正好發生在清明假期後,這並非巧合。我們的江恩理論研究顯示,節氣往往與市場的轉折點密切相關,這也是我們提前布局沽空的關鍵依據之一。
二、為什麼會跌?貿易摩擦與週期重複
這波下跌的背後,最大的推手之一是貿易摩擦的週期性回歸。早在二月份的網聚中,我們就提到2018年貿易戰的啟動,當時市場也經歷了劇烈震盪。而今年2月27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發文,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徵稅,並對中國商品加徵額外10%-20%的關稅。這一系列動作,幾乎是2018年貿易戰的翻版,堪稱「七年週期」的重複。
更長遠來看,七年前(2018年)和十四年前(2011年的歐債危機),全球市場都經歷了類似的動盪。美國當時通過降級其他國家的主權評級,引發新興市場的危機。而現在,美國可能再次使用類似策略,甚至不惜「自降評級」,讓資金回流美國以解決自身的債務問題。這正是全球金融秩序重塑的一部分。
三、股災的「好處」:美債與避險資金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特朗普會「故意」讓股市下跌?這對他有什麼好處?答案其實很簡單:美債收益。當股市暴跌時,全球資金會迅速流出股市,轉而湧入美債避險。這導致美債價格上漲,債息下跌,美國的債務問題瞬間得到緩解。
簡單來說,美國通過製造市場恐慌,讓全世界「借錢」給它還債。這是一個非常高明的策略。正如巴菲特在股東信中所說,如果美國政府繼續「財政愚蠢」,美元價值可能大幅貶值。而特朗普現在的做法,正是通過裁員、削減政府開支,以及吸引全球資金流入美債,來穩定美國的財政狀況。
此外,特朗普還通過架空世貿組織、實施高關稅政策,讓全球貿易規則按美國的意願重塑。這使得許多製造業國家陷入困境,因為關稅的不確定性讓廠商不敢接單,甚至連成本都無法計算。相比之下,越南、柬埔寨等國可能因與美國達成協議而受益,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洗牌。
四、港股與美股的聯動性
很多人問:美股跌,港股會不會不跌?答案是:很難。雖然港股和美股偶爾會出現短期的背離,但從長期來看,它們的走勢高度相關。美股下跌,港股通常也會跟隨;美股上漲,港股則未必一定會漲,但最多背離一兩個月,不可能持續半年以上。
這次港股的暴跌,正好印證了這一點。我們在節目中也提到,台股、日股同樣未能倖免,甚至有些市場直接「關門」不開盤。A股也在下跌,顯示這是一場全球性的調整。
五、未來的機會與風險
雖然市場目前一片恐慌,但危機中往往也蘊藏機會。我們預計未來一周內,美股和港股可能會迎來一波技術性反彈。原因在於,一些國家可能會急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也可能通過發帖釋放利好消息,刺激市場情緒。
具體來說,我們看好美國優質科技股的反彈機會。這些公司在下跌後估值更具吸引力,值得重點關注。不過,我們也要提醒大家,這波反彈可能是短暫的,市場的大環境依然充滿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的金融危機看似暫時緩解,但長期問題尚未解決,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出現大幅降息。
六、給投資者的建議
保持冷靜,勿人云亦云:市場下跌時,恐慌情緒容易讓人做出錯誤決定。投資需要獨立思考,結合數據和邏輯進行判斷。
關注技術支撐位:港股的20200-20400是重要支撐位,之後要去到18000點或以下,美股納斯達克指數的17500點(黃金分割0.386)和16300點(0.5)也值得留意。
學習江恩理論與節氣分析:我們近期推出了江恩理論入門課程,幫助大家理解市場週期與節氣的關係。課程為期三個月,學員可無限次重溫,報名詳情請見下方鏈接。
七、感恩與展望
這幾個月來,我一直看淡港股和美股,期間也承受了不少質疑。感謝那些不離不棄支持我的朋友,你們的信任是我前進的動力!
最後,我想說,投資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一種修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希望未來能與大家一起做更多善事。世界雖然亂,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總能找到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