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結餘回到QE1前或令股樓受壓

695364a5327009f4ccab2bef5bae03cc-1

寫於2018年9月1日香港經濟日報集圍智富雜誌嬴在轉勢

熱錢近日再度流走,筆者還記得第一次提及銀行同業市場流動資金狀況(Interbank Liquidity)約還有1800-1900億,到近日港元多日再次觸發「弱方兌換保證」,原來今年第26次入市維穩港元匯率,累計買進港元規模突破千億,達到約1034億港元。目前經過此輪操作,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將在8月30日進一步降至763.5億港元。

自量化寬鬆以來,香港高峰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最高有約4000億的結餘,而目前只餘下763.5億。這已回到銀行結餘回到QE1前後的數目。過去十年有人怪責政府沒有控制好樓價,但事業上香港樓價上升其中一個因素不是什麼地少人多,供應不足等等原因。過去十年美國的量化寬鬆的政策,令到全球各個地方都出現一個又一個資產泡沫。樓價貴或者當地居民買不起樓已經香港一個地方發生,在台灣,馬來西亞,泰國或遠至加拿大等也是同一情況。

美元上升令到全球新興市場受壓只是一個表象,真正的原因是美國縮表及稅改加快美國企業及熱錢回流美國,去引破全球資產的泡沬。美匯指數已回到筆者提出的95/96水平。預期回調整固後,中期會有機會上升至99/100的水平。但在本年4月及5月之間,美匯上升至94的水平的時間,一個又一個新興市場如土耳其,印度,阿根廷等相繼出事。回想起1997年泰國首先出事,之後慢慢一個又一個傳播出去。即時當時經濟基調比較強的亞洲四小龍也被波及。

即使美國跟中國貿易戰談判及發展如何,有一樣是肯定只要全球的縮表計劃持續,定會加劇新興市場的資產泡沫問題。按聯儲局早前披露的縮表計劃,美國縮表逐季以同等幅度遞增,直至每月縮减規模達到500億美元。

九月如無意外美國會再一次加息,目前香港跟美國的息差愈來愈遠。先不去猜香港這一次會否加息,但肯定的是未來資金成本(利率)向上升的機會大於下跌。過去十年量化寬鬆教懂民眾通過槓桿去放大投資在樓市,債市及股市的回報。未來這方法還行我通嗎?

先不論樓市會否下跌,但是肯定的是未來如果樓市回調很大機會是一路加息一路下跌。別外下半年香港經濟或將會一個考驗,筆者多次在本欄中提出香港最多人工作的行業是貿易及物流,下半年或者該行業的壓力會很大。如我所言加息不會令樓市下跌,但失業潮才會。近日出現的減價潮或是失兆。

筆者提出一個月內股市或見底點反彈。這幾天已反彈近千點,見好就收是筆者今年的左右銘。坊間到今天牛市還是熊市還是未搞清楚,但筆者認為一切只是剛剛開始,終點還在彼岸。順帶一提,近年間歇性會有傳出人民幣跟港幣掛勾的傳言,或者當人民幣及港幣1算的時間,這可能性不能沒殺。

]]>

Recommend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