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imoney封面訪問:牛年股市高開 年中或有轉折?

在年初小龍接受了IMONEY的訪問,當時利用江恩及朱格拉周期分析了2021年牛年股市,今天溫故知新。

2021牛年開局牛到不得了,上周二(16日)紅盤高收,恒指全日升573點,報30746點,而且在北水未開通的情況下,大市成交仍能突破2,000億元,形容大市「牛氣沖天」實不為過。究其原因,全球疫情有進一步緩和的跡象,舊經濟股接力炒起,是推高股市再上的原因。例如,「三桶油」中石油(00857)、中海油(00883)和中石化(00386)當日分別漲13.2%、9.5%和8.1%,連匯豐(00005)也升至10個月高位,股價升7.7%至45.75元。

 

現在看來,港股勢似延續鼠年的強勢,到底是否一如坊間的預期,今年恒指有望見33000點以上,繼續大牛市?iMoney專欄「贏在轉勢」的作者劉君明(小龍)稱,根據歷史統計,牛年股市有個有趣特性,就是「逢牛必反」,代表股市往往由升轉跌,或者由跌轉升,意味牛年股市或面臨轉折。由後頁表一可見,牛年港股都是以反轉為主。舉例,港股在1972年大漲,年內高低位的升幅達到1.6倍,但踏入1973年的牛年走勢明顯反轉,期間出現「置地收購牛奶公司」 、「合和假股票」等事件,恒指於年底跌至433點,較高位下瀉75%。

 

 

投機熾熱 或現逢牛必反

 

比較近的要數1997年和2009年。1997年同樣是由升轉跌,港股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由16820點的歷史高位急挫至8775點,整個牛年恒指累計跌幅超過三成。反之,2009年股市由跌轉升,港股逐漸擺脫金融海嘯的陰霾,於2009年3月終極見底,並開展長達數年的升浪,單在牛年的恒指升幅達到六成。同時,小龍利用「江恩十年周期」來分析,也得出類似的結果。表二顯示,除了1991年之外,1981年、2001年和2011年皆以跌市收場,「我們見到十年的周期,逢是1的年份,都會有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比如20年前有科網股災、911事件,2011年發生美國債務上限、歐債危機。」 換言之,若「逢牛必反」、「十年周期」應驗,2021牛年股市將會充滿暗湧。

 

 

事實上,不僅周期不利股市,市場的投機氣氛熾熱,一樣預視升市難以維持。最明顯,早前發生的GameStop(GME)事件,散戶一舉挫敗大型對沖基金,市面忽然出現大批少年股神,有點像2007年巴菲特(Warren Buffett)減持中石油的情況。「你會看見了牛市的散戶特徵,我記得那時候大家還取笑巴菲特,在十多元開始減持中石油,結果股價升至20元左右,說他是傻子。」確實,相比最高價,股神在此役少賺了百多億元,但事實證明,他選擇的退場時機恰到好處,自10月18日公開表示沽清中石油,距離當年10月27日大市見頂,不足十天時間。

 

兩萬七點關鍵 看好金價走勢

 

基於牛年反轉的假設,小龍對港股後市有5個預測。第一,今年股市有兩個轉勢月值得關注,一個在2、3月,另一個在6、7月,均是大市可能掉頭回落的月份;第二,港股的分水嶺在27000點,一旦上述的轉勢月失守27000點,代表今次升市玩完,不排除恒指試25000點以下的水平;第三,全年低位或在第四季出現;第四,只要轉勢月守住27000點關口,2022年大市將會有不俗的反彈;第五,整個跌浪的最低點,有機會出現在2023、2024年。

 

「我不敢說今年是否已見高位,但你問我,恒指最多可能升至33000點。一旦確定這是高位,大市將會反覆跌至2023、2024年才會見最低位。」他預計,若資產泡沫爆破,屆時可能會引發金融體系或貨幣的問題,從而在2025年出現全新的金融模式。

 

小龍說︰「現在美國這樣無限量化寬鬆,規模已是過去量寬的1倍。歷史上,印銀紙不是甚麼新鮮事,比如德國、日本都試過印銀紙,但是最後都會出現流動性陷阱,且看在2023、2024年會否引發我所說的周期?」根據江恩周期理論,美元每15年出現一個周期,上個周期始於2008年,而下個周期將會匯聚在2023、2024年,跟上文提及的貨幣、全新金融模式相脗合。因此,他看好未來金價的表現,建議今年金價如見每盎斯1,600至1,700美元,可買入黃金保值。

 

回顧小龍在2020年的心水推介,A股ETF的表現最好,安碩A50(02823)及南方A50(02822,實物ETF)均有30%左右的回報,其次是江西銅(00358)賺13.6%,相對而言,中國太平(00966)和中國人壽(02628)比較遜色。

 

2021年再接再厲,他推介基建股、醫藥股和派息穩定的香港電訊(06823),若果大家相信明年港股會有像樣的反彈,不妨趁每次調整入市。基建股之中,他推薦中聯重科(01157)及中國龍工(03339),主要看好各國將增加基建投資以刺激經濟,可助推動機械設備的需求。「如果要真正幫助就業,就要多用財政政策,而且美國很多基建已經很陳舊,說要拿兩萬億出來搞基建,說不定歐洲也做相關的投資。」

 

其實市場早就炒定基建和經濟復甦概念,截至上周四(18日),中聯重科、龍工今年累升37.4%及23.8%。其中,野村上調中聯重科目標價至15.9元,重申「買入」評級,看好建築機械的需求,估計新款產品將為今年及之後帶來顯著收入貢獻。其次,他認為市場逐漸接受科技含量高的醫藥股,可揀京東健康(06618)及藥明生物(02269),但表明兩股現價累積不少升幅,最好待大市回調之後,再尋入市機會。

 

Recommend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