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狄夫長波」與「共業」

1521437403355-1-1

康德拉季耶夫的長波理論最早見於1919—1920年完成(1922年出版)的《戰時及戰後時期世界經濟及其波動》一書,此後,關於長波理論他又先後發表 了《經濟生活中的長波》(1925年)和《大經濟周期》(1928年)等論著。他在1925年的《經濟生活中的長期波動》一文中運用英國、法國、美國和德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價格、利率、進口額、出口額、煤炭和生鐵産量等時間序列統計資料對經濟發展的長波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研究康德拉季耶夫認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長度爲48年到60年、平均爲50年的長期波動。他將其所研究的1780~1920年這140年中資本主義經濟運動劃分爲兩個半長周期波動。或者康波的形成,是人的集體行爲的結果,或在佛教中所稱為「共業」。 康狄夫長波理論是一種約50-60年為一循環的經濟週期現象。康狄夫將60年週期分為上升,平臺,下跌三個階段。其中上升浪為18-20年,平臺浪為7-10年,下跌浪為18-20年。 康狄夫長波理的核心觀點就是全世界的資源商品和金融市場會按照50-60年爲周期進行波動,一個大波裏面有四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回升,也就是美林時鐘的理論基礎。另他對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100多年的批發價格水準、利率、工資、對外貿易等36個系列統計專案的加工分析,認為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過程可能存在3個長波:   (1)從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爲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從1849年到1896年,上升爲24年,下降為23年,共47年; (3)從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後是下降趨勢。全過程為140年,包括了兩個半的長周期,顯示出經濟發展中平均為50-60年一個週期的長期波動。 至於價格會呈現50-60年的周期波動,康德拉季耶夫認爲,生産技術的變革、戰爭和革命、新市場的開發、金礦的發現、黃金産量和儲量的增加等因素都不是導致長波運動的根本原因。在康得拉捷夫周期的尾升生產擴張使得資本急於尋找新的市場及新的原料,由此將造成國際關係緊張。即在長期波動的上升期,經濟力量的擴張高度緊張的時期,一般會發生灾難性的廣泛戰爭或革命。如中國易經所講「物極必反」道理如出一轍。]]>

Recommended Articles